10月3日15时许,新启用的广州市从化区青云志愿服务主题广场热闹非凡。多组身穿“红马甲”“绿马甲”的志愿者集结出发,前往街道巷口开展车辆引导、人流疏导、共享单车随手扶等服务,确保节日期间周边道路通行有序。“为游客指引路线时的耐心讲解,帮市民应急充电时的及时援手……每一次付出,都是善意的传递。”广州市从化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、青云驿站负责人孙金光说天平配资,广州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,而大爱背后就有成千上万志愿者的“小爱”。
△国庆中秋假期,志愿者们在广州市从化区青云志愿服务主题广场集结。
△广州街头,志愿者开展“共享单车随手扶”志愿服务。
这是广东社会工作系统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。正值国庆中秋“双节”,各地各类文旅消费活动纷纷上线,以满满诚意迎接八方游客。广东省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积极整合各类志愿服务力量,动员广大志愿者投身节日服务保障一线,以专业为笔,以热情为墨,通过多元化志愿服务为市民游客打造安全有序、温暖贴心的假日体验,让“志愿红”成为广东节日期间的温暖底色,在细微之处用心书写文明新答卷。
让爱在细微处绽放
“中秋节快到了,我们联合爱心企业准备了月饼和生活用品,给社区独居老人送上温暖祝福,还把老人的家打扫收拾好。看着屋里亮堂起来,老人眉头舒展开来,拉着队友们的手连说‘谢谢’,我心里感觉特别踏实。”佛山市三水区常青志愿服务队队长李洁萍说。
这个假期,像李洁萍这样的志愿者还有不少。来自不同行业的“红马甲”们天平配资,怀揣着一腔热忱,或在独居老人家中殷切问候,或因邻里需要而奔走于楼宇巷陌之间,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传递着佛山这座城市的温度,用坚守与奉献践行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。
△东莞志愿者在交通枢纽、人流密集景区等点位开展贴心服务。
在东莞南站,旅游流、探亲流与学生流多重客流相互交织,形成了持续高位运行的客流态势。身着绿色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们一早集结,开展“一路有您”“火车莞家”志愿服务行动。他们穿梭在进站口、咨询台、售票厅、出站口等重要点位,耐心提供信息咨询、大客流引导、设备使用协助等便民服务,还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带来贴心帮扶。
“在车站很多角落,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,让我和家人一下子安心了不少,有什么不懂的或者遇上了麻烦,随时都可以向他们求助。”旅客陈女士为车站的志愿服务队伍点赞。
国庆中秋假期,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市开展“平安交通·文明文旅”集中志愿服务行动,聚焦交通枢纽、中心商圈、人流密集景区等重点区位,组织志愿者开展交通文明引导、安全知识宣传、景区文明劝导等服务,计划举办近400场志愿活动,为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营造温暖有序的节日氛围。
10月2日,湛江徐闻港候车大厅内,来往旅客络绎不绝。人流中,一抹抹“志愿红”穿梭其间。在徐闻县委社会工作部等单位组织下,当地阳光志愿者协会60名志愿者联合轮渡公司和港口工作人员,在售票厅、候船区等关键点位提供全流程服务。志愿者们化身“多面手”,协助老年旅客使用智能购票终端与线上预约系统,在便民台提供饮水、充电等服务,还为特殊旅客开通“绿色通道”。
△湛江徐闻港内,涌动着一抹温暖的“志愿红”。
凡人善举天平配资,微光成炬。节日期间,志愿者们身穿志愿服务马甲,穿梭于广东各旅游景区、网红打卡点、美食街等人流密集区域,为游客们提供问路指引、特色旅游讲解、暖心茶水等贴心服务,写下一个个温暖的故事,不仅有效缓解景区节假日期间的服务压力,也为广大市民游客营造文明健康、温馨祥和、平安有序的节日氛围。
优化志愿服务供给
10月4日一早,“广东好人”、揭阳市华勋慈善会会长李勇组织多名青年志愿者,带着救生圈、救生杆、救生绳等公益救生设备,前往榕江西湖公园开展防溺水知识普及、巡查劝导和应急救护志愿服务活动。“晨光中,我们已整装集结,踏路而行,希望让每一位志愿者在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中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。”他说。
△10月4日,揭阳市华勋慈善会组织志愿者在榕江西湖公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
如今,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,志愿服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,为优化治理结构、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。连日来,广东多地探索创新“志愿服务+”模式,聚焦发展所需,服务民生所盼,持续优化志愿服务供给,推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,为基层治理注入鲜活动力。
日前,为进一步推动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深度融合,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发布今年第四季度志愿服务指引。其中提出,国庆期间,当地要依托社区公共场所、广场公园等场地,组织开展“我与国旗合个影”、爱国歌曲传唱、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;同时,将组织志愿者走访慰问老党员、老战士和劳动模范,让红色基因生生不息、代代相传。
工作指引还明确,要通过中秋佳节促进社区融合,组织开展社区茶话会、邻里共享团圆宴、手工月饼制作、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,还将开展左邻右舍互助行动,鼓励志愿者为孤寡老人、残疾人、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提供陪伴关爱和生活帮扶服务,践行“与邻为善、以邻为伴”理念,活化社区资源、提升社区品质。
△潮州市弘德交通志愿服务队。
△广州海心沙公园内,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服务。
汕头市今年第四季度志愿服务指引则强调,要聚焦十五运会,做好城市志愿服务。其中特别提到,要围绕“激情全运会,志愿齐参与”主题,依托志愿服务主题公园、城市志愿服务站点、社区志愿服务站点等阵地,组织开展特色鲜明、影响广泛的助力十五运会志愿服务活动,打造“向汕向上向善”志愿服务品牌。
另外,要聚焦假期出游,做好文旅志愿服务,组建具备历史文化知识、外语、手语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队伍,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讲解、非遗展示、互动体验等志愿服务活动,丰富游客体验,传播潮汕文化。
记者注意到,广东多地在强化志愿服务保障上下功夫,建立健全褒奖激励机制,有力提升志愿者群体的获得感、荣誉感和成就感,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的活跃度和持久性。
比如,为进一步加强对社工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关怀保障,清远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中华财险,共同开展爱心“双节护航”保险公益活动,为该市社工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员工在中秋国庆“双节”期间提供出行保险保障,传递关爱和温暖,筑起安全防线。
南方+记者 龚春辉
受访者供图天平配资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